基本释义
明 清 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明 代每六年举行一次。清 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改为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外地的称“大计”。《明史·选举志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閒往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这位 淮安府 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臺,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参阅《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
详细释义
明 清 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 明 代每六年举行一次。 清 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改为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外地的称“大计”。《明史·选举志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閒往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这位 淮安府 乃是翰林出身,放过一任学臺,后来又考取御史,补授御史,京察一等放出来的。”参阅《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
词语接龙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举察书察事察伺察允察典察判察刻察勘察只察吏察听察士察失察夺察子察官察察为明察度察廉察微察恕察悉察惠察慧察战察按察捕察探察推察收察敏察断察晓察核察渊鱼察照察狱察理察相察眉察看察知察究察纳察罕察考察脉察色察见察见渊鱼者不祥察观察视察览察觉察言察言观色察言观行察警察议察识察谅察辞察辨察辩察选察问察阅察院察风察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