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宋 代制度,高、中级官员每年可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有名额限制,一个名额称一“京削”。 宋 苏轼 《与孙子发书》:“其子 迪简 亦善吏,某已举之矣,欲告提刑大夫。来年一京削,敢烦 子发 为道此恳,或持此简呈宪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嘲觅荐举》:“有同官初至者,偶问其京削欠几何?答云:‘欠一二纸。’”
词语接龙
削书削亡削免削减削刀削刑削券削刻削削削剔削剟削剥削劖削发披缁削口削哺削国削墨削壁削头削夺削定削小削崖削平削弱削抹削损削改削敛削斥削木为吏削杖削杮削株掘根削格削正削消削涤削灭削然削燧削爵削牍削瓜削瘦削秩削稿削立削笔削简削约削绌削缝削职削肩削肺削背削色削草削草除根削落削薄削藩削藳削虐削行削袂削足适履削趾适屦削迹削铁削铁无声削长削阶削除削青削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