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泛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详细释义
【解释】: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示例】: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之意。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典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接龙
蜀严蜀中蜀五蜀侯蜀党蜀刀蜀叟蜀国蜀国弦蜀土蜀士蜀姜蜀子蜀客蜀山蜀川蜀布蜀帝蜀帝花蜀庄蜀彩蜀扇蜀才蜀本蜀栈蜀桐蜀椒蜀殿琼人蜀汉蜀江蜀洛蜀漆蜀牙蜀犬蜀王蜀琴蜀盐蜀相军营蜀石蜀禄蜀秫蜀笺蜀箑蜀精蜀素蜀红蜀纸蜀纹蜀绣蜀罗蜀艇蜀芥蜀茶蜀菊蜀葵蜀襭袍蜀赋蜀轸蜀道蜀道易蜀道难蜀郡蜀都蜀都海棠蜀锦吴绫蜀门蜀阁蜀险蜀雓蜀马蜀魂蜀魄蜀鸟蜀鸡蜀鹿蜀麻蜀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