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言行符合正义或道德标准的人。《墨子·非命上》:“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东伐 紂 , 伯夷 、 叔齐 叩马而諫……左右欲兵之。 太公 曰:‘此义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篤始终於寒暑,虽危亡而不猜者,义人也。”
2.秦 汉 时加给西南一种少数民族的称谓。《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 板楯 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復为义人。”按 秦昭王 时有白虎为害,后为 板楯 人射杀,遂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口算之钱。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3.又拼tzaddiq。
4.指体现犹太教理想的人。这一称谓在《圣经》和《塔木德》中多次使用,被认为世界的继续存在端赖36位完美义人。在哈西德运动(参阅哈西德主义)中,宗教领袖被称为义人,他们被看作神和人之间的中保。最初,义人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以加强社团的精神生活。到18世纪末,他们终止了社会活动,改为在家中祈祷。
词语接龙
人一己百人丁人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聊生人世人丛人中龙人丹人主人之子人之常情人乐人事人事不省人事物人云亦云人亡家破人亡政息人亡邦瘁人亲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自危人从人代人们人众人伙人伦人伴人位人体人体美人俗人保人候人偶人儿人元人公人兵人列人力人功人匠人区人卒人单势孤人厄人去楼空人参人参果人口人口密度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构成人口税人口素质人口迁移人各有志人名诗人后人吏人君人听人员人味人命人命官司人和人品人啬夫人喊马嘶人困马乏人国人圈人地人地关系论人地生疏人均人堆人境人士人外人外游人多势众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多阙少人大人大会堂人天人夫人头人头税人奴人妖人子人存政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