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亦作“丢针儿”。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2.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详细释义
亦作“丢针儿”。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鍼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鍼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丢针》:“京师闺阁,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綫,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词语接龙
针关针列针刺针刺麻醉针剂针匠针口结舌针史针叶针叶林针喇针头针头削铁针头线尾针头线脑针女针妇针姑针孔针对针射针尖针尖不倒针尖对麦芒针工针巧针帖针扎针指针术针楼针毡针水针治针火针灸针熨针生针盘针眼针石针砭针磁针神针科针穴针筒针箍针綖针纫针线针线人针线包针线娘针组针织针织品针织服装针绣针缀针缕针缝针耨针脚针膏针艾针芒针芥针芥之合针芥之契针芥之投针芥相投针药针虱针衣针视针路针锋针锋相对针颖针饵针鬣针黹针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