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復始。”蒋一彪 集解:“阳生於一成於九。阳数至九则极,极则復於一,此谓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2.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唐 迦才《净土论序》:“二八宏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 东 夏。”又 唐 迦才《净土论序》:“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
3.满 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清史稿·礼志八》公主下嫁仪:“初定﹝额駙﹞諏日诣午门,进一九礼,即纳采也。”
4.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一:“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
详细释义
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参同契》卷下:“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蒋一彪 集解:“阳生於一成於九。阳数至九则极,极则復於一,此谓一九之数,终而復始。”
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 唐 迦才 《净土论序》:“二八宏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 东 夏 。”又 唐 迦才 《净土论序》:“二八之观齐阔,一九之生同归。”“二八”指净土宗的“十六观”。
满 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清史稿·礼志八》公主下嫁仪:“初定﹝额駙﹞諏日诣午门,进一九礼,即纳采也。”
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
词语接龙
九三学社九三鼎九世九举九九九九图九九归一九二九云诰九些九京九人九仞九代九伐九会九伤九伯九位九佐九体九儒十匄九元九光履九光杏九六九关虎豹九军九农九冥九冰九凤九刑九列九功九劫九区九升九华九华帐九华殿九华英九华菊九华门九厄九原丈人九原可作九县九参官九变十化九叩礼九叶九司九命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制九品莲台九回曲九囿九圣九地九垓九垠九域图九域尘九堰九壁九壤九声九复九夏九大九天九天使者九天女九天玄女九天采访使者九头狮子九头纪九夷九奏九女九女星九如九姑课九娘九嫔九子九子山九子母九子粽九孔针九宗九宗七祖九宝九室九宫三命九宫格儿九家九寨沟